tcp ip 分片相关的记录。


osi

大家应该都知道osi七层模型吧,物理层 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
ip 属于网络层,tcp 属于传输层,你可以把每一层想像成粽子的粽叶,包裹了七层的粽子
最外面的就是物理层,最里面的就是应用层,我们的数据就是粽肉。特殊的地方在于而我
们的粽肉需要放在固定磨具中,大小是固定的。这样就跟我们的事件情况一样了,我们每次
传输的数据也有一个最大值限定,多了就需要多做几个粽子才行,这个最大值的专业术语
就是, 最大传输单元(MTU)。数据大小 > MTU,就需要被分片。

ip 分片

粽叶会增加粽子体积,我们的数据经过七层协议的过程中就像包粽子一样,每过一层就需要
增加数据的大小,ip层的上层是传输层(tcp/udp tcp 的头部为20Byte,udp头部字节是8B)
ip层自己的头部需要占20字节,ip层的MTU = 1500Byte - 20 =1480 >> ip层传输的数据
最多是,1480Byte, 超过1480Byte的数据,都需要被ip层分片,在达到目的前会自己重组

#tcp分组

tcp是可靠传输协议,通过超时与重传机制,来保证收到的数据是完整的。因为tcp是可靠
传输协议,如果要传输的数据大于 1480 - 20(tcp头部) =1460Byte时,在ip层被分片,而
ip层分片会导致,如果其中的某一个分片丢失,因为tcp层不知道哪个ip数据片丢失,所以
就需要重传整个数据段,这样就造成了很大空间和时间资源的浪费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
就有了tcp分组和MSS(最长报文大小)概念,利用tcp三次握手建立链接的过程,交互各自的
MTU,然后用小的那个MTU-20-20 , 得到MSS,这样就避免在ip层被分片。

#udp
由于udp是不可靠传输的,所以ip分片主要是为了upd服务的,所以就有了网上的
1500 - 20(ip头部) - 8(udp头部) > 1472 的说法,把1472作为ip分片的标准
当时因为看不懂这个就,自己google 了一发,所以有了这篇博客的诞生哈哈。